继浙江省首次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感染病例后,2月22日,根据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结果和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专家会诊,义乌新发现两例输入性寨卡病*感染病例。
两病例为父子关系,义乌市人。父38岁,子8岁,均为义乌首例患者的同团旅游人员。省专家组根据流行病学史、病例的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确诊两例为寨卡病*病,根据潜伏期确定为与首例病例共同在境外流行区暴露(有寨卡病*病流行地区斐济、萨摩亚旅行史,旅行期间有蚊虫叮咬史)后,在同一潜伏期(3-12天)的不同时间点发病,确定为共同暴露导致的寨卡病*感染。
目前,医院接受隔离治疗,体温正常,病情已明显好转。
义乌市高度重视寨卡疫情防控工作,发现首例输入性病例后,即开展了对其同团旅游人员严密地健康监测,及时发现了上述患者。义乌市卫生计生委等部门按照寨卡病*病防控相关要求和诊疗方案,组织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专家,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例隔离治疗、宣传教育、风险评估、灭蚊防蚊等工作,加大疫情和蚊媒密度监测力度,切实做好疫情防范工作。
专家再次提醒,当前南美等地国家流行寨卡病*病,公众如近期到寨卡病*疫情发生国家和地区旅行,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旅行史。孕妇及计划怀孕女性近期要慎重考虑前往发生疫情国家/地区。另外,寨卡病*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目前正值初春,气温较低,尚未进入伊蚊活跃期,因此,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较低。
据《都市快报》2月20日的文章报道,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月19日通报,我省首次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感染病例。患者,男,38岁,义乌市人,年2月2日起程赴斐济和萨摩亚旅游(斐济和萨摩亚为疫情发生国),2月15日返回义乌市。
患者自诉在回国途中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热、畏寒等症状,在萨摩亚旅行期间有蚊虫叮咬史。省卫生计生委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患者入境时健康检疫、检验的相关信息通报,立即组织开展应对工作,将患者转运至义乌市医疗机构隔离治疗。2月19日,中国疾控中心复核检测患者标本寨卡病*核酸阳性。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患者标本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输入性寨卡病*感染病例。
目前我省正值冬末春初,尚未进入伊蚊活跃期,因此,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较低,民众无需恐慌。
央视今天上午报道称,巴西当地时间2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巴西表示,对抗寨卡病*将是一场长期斗争。
根据报道,当地时间2月23日,在与巴西总统罗塞夫及几名部长会面之后,陈冯富珍表示,寨卡病*就像埃及伊蚊一样,十分复杂、顽固和难对付。人们已经从过去的登革热以及齐昆古尼亚病*中吸取了教训,应该未雨绸缪,预想将会有更多寨卡病*感染病例,对抗寨卡病*将会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悉,巴西是感染寨卡病*最严重的国家。自年巴西首次报告发现寨卡病*以来,目前约有50万至万人感染。截至年1月,在非洲、亚洲、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至少45个国家有寨卡病*传播的证据。
(通讯员义卫吴攀记者江胜忠综合)
这里是金华健康,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