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26日,世界银行发布年4月期《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报告显示,预计该地区年增速将从年估计的1.2%加快至7.5%。由于该区域经济复苏呈现不均衡态势,有可能出现“三速复苏”局面,其中中国和越南年增长将更加强劲,分别从年的2.3%和2.9%加快至8.1%和6.6%。其他大型经济体在危机中受创较深,预计将平均增长4.6%左右,略低于危机前增速。而依靠旅游业的岛屿经济体复苏过程将尤其旷日持久。
一、由于各国对疫情控制程度不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正在形成一种三速复苏格局
在最初的低迷之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许多经济体在年下半年开始反弹。但是,在该地区的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和越南遵循了V型复苏之路,预计年分别增长8.1%和6.6%,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仅为4.4%。预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产出在年将恢复到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在泰国和菲律宾,预计到年,产出仍将低于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在较小的国家中,依赖旅游业的岛屿经济的复苏预计会特别持久,预计约有一半的国家将出现负增长,尽管他们基本上没有受到疫情大流行的影响。由于中国的快速增长,该地区的增长预计将从年的1.2个百分点加速到年的7.4%。
二、单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遏制新冠病毒、利用国际贸易复苏的能力以及政府提供财政和货币支持的能力。
各国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仍然主要取决于病毒的感染效率、利用国际货物贸易复兴的能力以及政府提供财政和货币支持的能力。表现最差的国家是遭受新冠疫情感染率和死亡率高的国家,到目前为止,疫苗的推出尚未对该地区的增长产生显着影响。经济表现还受到特定国家/地区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灾害(斐济,汤加,瓦努阿图,泰国,菲律宾),其他疾病暴发(萨摩亚)和政治不确定性(马来西亚,缅甸,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和东帝汶-莱斯特)。
三、停工、获得社会服务以及利用数字技术的不均衡造成该地区不平等加剧
疾病和随之而来的停工,以及获取社会服务和数字技术的不对称,都可能加剧不平等。一是穷人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损耗更为严重,当面临收入损失时,较贫穷的家庭更有可能减少食品消费、辍学、累积债务和出售资产,所有这些都削弱了他们从危机中复苏的能力。二是女性遭受的暴力比男性更严重。老挝25%的受访者和印度尼西亚83%的受访者表示,新冠肺炎加剧了亲密伴侣暴力。粮食不足使妇女更容易受到暴力侵害,而赋予经济权力的机会则更少。三是即使在控制了劳动生产率、年龄和地点的差异后,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销售额降幅也比大公司大,规模较小的公司也不太可能利用新的数字货币机遇。
四、应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应对变种新冠病毒,要加强全球关于疫苗和新产品的交流合作
一是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这些新冠病毒尚未得到控制的国家,快速接种疫苗成为当务之急,从而减少高死亡率减轻卫生系统的压力。二是由于疫苗接种不足以在大多数国家中迅速抑制病毒传播,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其他非药物干预措施,尤其是测试跟踪隔离,这将扩大疫苗的影响和效益。三是对于新冠病毒相关的医疗产品的出口限制可能会造成供需关系不匹配导致遏制该病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在疫苗和其他医疗产品的价值链上保持贸易开放十分重要。四是应加强全球关于疫苗和新产品的交流合作。中国、欧洲、印度、俄罗斯、美国和其他国家需要在批准并生产NPIs有效疫苗和消费品方面进行更紧密的合作。
五、各国需要在不破坏稳定的情况下提供对经济复苏的财政支持
经济复苏需要出台财政刺激措施,因为新冠疫情冲击可能会使经济陷入就业不足的均衡状态。经济增长需要对硬基础设施和软基础设施进行公共投资。各国需要平衡持续的经济资助未来不稳定的风险之间权衡取舍。一是投资支出可以在社会回报率最高的地方进行精简和分配,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家庭和企业提供支持以此提高支出效率。二是政府不能过早削减开支或提高税收,而是可以可信的承诺未来的纪律和提高效率的改革。三是东亚太平洋地区国家可以继续使用货币政策来分担经济支持的负担,因为它们的利率为正,准备金要求相对较高,通胀较低。四是国际协调会放大财政政策的集体影响,相对于全球最优水平,各国政府提供的刺激往往不足。中国是东亚地区最大的经济体,拥有充足的财政空间和账户盈余,可以采取更多措施提振消费。
六、各国需要在不损害经济增长或贫困人口的前提下走向绿色经济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要从全球利益和地区自身利益出发,采取行动和政策转变来应对气候变化。一是在促进低碳发展和更具弹性的发展史,政策制定者可以依靠多种手段推动整个经济的有效减排。政策选择包括:淘汰化石燃料和能源补贴;调整碳价格,促进对低碳的绿色公共投资;在关键领域进行低碳政策改革。二是实施低碳转型政策要分步骤来实现成本和收益在国内和国际上均等分配,这些步骤要克服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的同时还要获得广泛的政治支持。例如回收碳定价所产生的收入,可以补贴减排成本,减轻负面的社会影响,并削减税收。三是区域和全球合作对推动气候行动至关重要。鉴于中国的排放规模,中国需要采取更大胆的行动来促进合作。受全球人均排放量的持续不平等因素的影响,较小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国际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