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谁说亚洲人不爱冒险
TUhjnbcbe - 2024/3/31 10:26:00

在人们印象中,与“大航海时代”无缘的亚洲人,尤其是东亚人(蒙古人种),天生缺乏冒险精神。相对于欧洲人(高加索人种)在近现代的种种壮举,亚洲人对于填充世界地图似乎没有多少贡献,不管是发现澳大利亚、征服南极点、还是开辟西北航道,敢于迈向未知世界的冒险家都是欧洲人。

郑和宝船的模型

然而,从人类的迁徙历史看,亚洲人并非没有探险精神,从走出东非大裂谷开始算起,因为亚洲人的开拓进取精神,不仅让人类的足迹踏上了北极圈,还定居到了南北美大陆,最足以证明亚洲人具有冒险精神的就是太平洋文明,从发明双体独木舟开始,亚洲人用年时间完成了对太平洋的探索。事实证明,亚洲人是天生的冒险家。

无法抑制的探索冲动

人类的学名是智人(Homosapiens),即“有智慧的人”,所谓的“智慧”,就是有目的性,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想去哪里。如果将人类的起源追溯至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那么从南方古猿直起脊背,用双足走路起,人类就有了“探索”远方的想法。

智人与直立人的对比

人类祖先的发源地在东非大裂谷一带,那里是热带草原气候,单调的生活环境使早期人类萌生了“探险”的渴望。大约万年前,智人的祖先直立人(Homoerectus)离开非洲,小心翼翼地朝着欧亚大陆前进,虽然这些最早的探险家最终失败了,但对探索的执着,又促使后来的人类再次出发。

智人迁徙图

大约10万年前,当今人类的祖先抵达约旦河大裂谷,在这个短暂的“根据地”生活了不久后,人类中的两支分道扬镳了,一支走向欧洲和中亚草原,他们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高加索人种,另一支穿过中亚,继续走向南亚,他们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蒙古人种。在大约6万年前,蒙古人种抵达东南亚大陆,之后又分海洋陆地两路,继续扩张。

东亚地区的三次远征

6万年前,末次冰期(Würmglaciation)开始不久,东南亚岛屿与澳大利亚地区的地貌与现在截然不同。当时由于海平面下降,岛屿和陆地比现在更多,比如现今的印度尼西亚堪称“千岛之国”,但在当时却是一块巨大的巽他古陆(Sundaland),彼时的新几内亚与澳大利亚还是一个整体,被称为莎湖陆架(SahulShelf)。

整个东南亚在当时堪称另一个非洲,大块的陆地产生了热带草原气候,对于源自东非热带草原气候的蒙古人种而言,这里就像另一个“故乡”,于是,这些亚洲先民在短期之内便横越巽他古陆,快速地在各地开枝散叶。大约4万至6万年前,由于海洋卷土重来,巽他古陆逐渐沉入水中,亚洲人借助木筏,在各个岛屿之间穿梭,这些人留在岛屿上,开始了新生活。这是亚洲人在陆上的第1次远征。

东亚人

除了定居东南亚大陆,另一支蒙古人种选择穿越大陆,一直朝北,前往欧亚大陆北部,一直挺进到北极圈内。这一支迁徙的人类更具有冒险家精神,因为向北方移动,顺着经线前进,远比顺着纬线东西移动困难。顺着经线向北移动,要克服越来越冷的气候,想活下去,必须给身体充分适应寒冷的时间。但是客观环境并不友好,这支人类北上时,正好是末次冰期最寒冷的时刻,他们只能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经过数次失败,这些人最终适应了寒冷,在1万数千年前的冰河时代末期,这群人抵达了北冰洋沿岸,他们就是因纽特人和北西伯利亚原住民的祖先。这是亚洲人在陆上的第2次远征。

因纽特人

早期亚洲人勇于走出舒适区,冲击寒冷,他们不仅选择一路向北,还有一支向东北前进,在欧洲大陆的最东端,他们发现了一条狭长的通道,这就是白令海峡,当时叫白令陆桥。因为海平面较低,白令陆桥露出地面,形成一条直通美洲的通道,但这条通道存在时间很短,大约1万3千年前,在海水淹没陆桥的最后一刻。早期亚洲人扶老携幼,越过了这座“临时”大桥,这些迈上陌生地域的人类,从此成了美洲人。

北美洲印第安人

天生具有的冒险家气质,让这群亚洲人火速前进,仅仅用了一千年时间,就将足迹踏遍了南北美洲,从白令海峡一直到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岛,在10千米长的新土地上,印满了来自“旧世界”的脚印。

在美洲的南下活动,虽然也是顺着经线移动,但毕竟这群早期亚洲人已在东亚北上期间适应了寒冷,向南移动越来越暖和,没有对他们构成任何挑战,另外,进入全新世(Holocene)后,全球气候都在变暖,他们完全没有了探险的后顾之忧。这是亚洲人在陆上的第3次远征。

南美洲印第安人

太平洋上的史诗远征

自从走出非洲,蒙古人种启动了3次远征,大约于5万年前抵达东南亚,约于1万数千年前抵达北亚,约1万年前抵达南美洲最南端,3次远征结束后,广袤的陆地已经被征服了,人们在这些地方安居乐业,发展文明,然而面对茫茫的海洋,一些天生的冒险家按捺不住心中的“野性”,希望在未知的大洋上发现更多的秘密,于是,蒙古人种对太平洋的史诗远征开始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远征大洋,必须要有合适的船只。在这个时候,聪明的早期亚洲人革新了造船技术,一种适应大海航行的双体独木舟于问世了。这种双船帆船依靠风力前进,由两艘独木舟并排组成,船体之间以甲板联结,桅杆上挂着蟹钳形的四角帆。年,航行至塔希提的英国航海家詹姆士·库克(JamesCook)就曾操纵过双体独木舟,他在航海日志中对双体独木舟赞不绝口,称双体独木舟有两个特点,其一,风帆分单帆及复帆,能够应付不同的海况;其二,即使不配备舷外支架也能稳定航行,足以辅助人类远航。

印度尼西亚古代浮雕上带支架的远航船

库克船长并没有夸大其词,这种双体独木舟自从6千年前出现雏形,一直流行到公元11世纪左右,它拥有令人惊讶的可靠性和远航能力。一般来说,大型双体独木舟全长约30米,可运载20多吨物资,或者30名乘客及粮食、饮用水,并航行一个月。正是凭借双体独木舟,亚洲人将太平洋变成了广阔的家园。

征服太平洋的冒险家,也是蒙古人种,他们被称为南岛语系(Austronesianlanguages)群体,他们的发源地为中国台湾地区,后来生活在中国南方至菲律宾一带。大约年前,地球转入温暖期,南岛语系群体先到达菲律宾,然后借着独木舟渡海,逐渐向太平洋西南部移动。

夏威夷支架船

在菲律宾的这段时间,他们发展了双体独木舟技术,尤其是在米沙鄢海(VisayanSea)的生活,使造船技术有了快速提升。因为米沙鄢海有很多岛屿,人们往来沟通,必须借助独木舟,生活的需要促使人类发明了三角帆,之后又为独木舟装上了舷外支架(outrigger)以提升稳定性,此后,独木舟技术一直在不断更新。

大约年前,在新几内亚附近的俾斯麦群岛(BismarckArchipelago),一支南岛语系群体掌握了双体独木舟技术,他们开始了征服太平洋的最后冲刺。这支祖先来自亚洲的蒙古人种,被称为拉皮塔人(Lapita)。

拉皮塔人(Lapita)

拉皮塔人具有极强的探索欲望,就像自己的祖先离开故乡亚洲大陆一样,他们迫不及待地离开了俾斯麦群岛,大约年前,拉皮塔人航行至汤加(Tonga)群岛和萨摩亚(Samoa)群岛;大约年前,拉皮塔人的后代——波利尼西亚人航行至社会群岛(SocietyIslands),即塔希提(Tahiti);大约年前,波利尼西亚人航行至夏威夷;大约年前,他们又航行至太平洋东南部边缘的复活节岛(EasterIsland);大约年前,南岛人发现了新西兰,由于太平洋再没有“无主之地”,他们结束了自己的冒险。

南岛语系分布图

年后,当郑和舰队第七次返回中国的时候,蒙古人种的“世界冒险”告一段落。在各种外部因素和内部动机的推动下,欧洲人,也就是高加索人种开始了他们的“世界远征”,“大航海时代”开始了。

被误解的冒险家精神

虽然错过了最近一次的“大航海时代”,但并不代表亚洲人保守、过于谨慎,或缺少冒险精神。从历史上看,蒙古人种天生就是冒险家,从离开“原始故乡”东非大裂谷开始,他们就开始了马不停蹄地冒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正是由于蒙古人种的冒险精神,人类才能踏足东亚、南亚、东南亚、太平洋和南北美洲,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绚烂多彩的文明。每种文明都有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欲望,但在潇洒地驶向远方之前,都有自己要面对的内外制约条件。

当15世纪的欧洲人扬帆起航时,离南岛语系群体发现新西兰也就过去多年;当年哥伦布踏上加勒比群岛土地的时候,距离郑和船队结束第七次下西洋也就过去了59年。所以,以往亚洲人被误解为缺乏进取精神,被蔑视没有冒险家的雄心,这种讥笑完全是一种无知的偏见,通过了解亚洲人在陆地上的3次远征,以及1次海洋远征,我们可以说,亚洲人是天生的冒险家,即使错过了“大航海时代”也没有关系,骨子里的冒险精神,会促使亚洲人继续探索未知的世界。

参考资料:

《从百越土著到南岛海洋文化》吴春明

《南岛语分类研究》吴安其

《体质人类学》朱泓编著

1
查看完整版本: 谁说亚洲人不爱冒险